减肥用力过猛 当心带来内伤

北京青年报2025-07-21

过度节食、吃减肥药、疯狂运动……你是否正在减肥的路上“一路狂奔”,为了掉秤不惜一切代价?当你沉浸在体重下降的喜悦中时,身体可能在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

过度减肥,指体重低于健康范围(BMI<18.5)或采取极端减肥手段,其危害不容小觑。针对过度减肥给身体带来的内伤,医生来教你如何应对。

营养不均衡

过度减肥时,进食不足或饮食单一,身体缺乏必要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皮肤干燥、面容蜡黄、皱纹增多、头发干枯、指甲脆弱等问题接踵而至。严重时,身体分解肌肉组织获取能量,肌肉力量下降,基础代谢率降低,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对策 确保饮食多样化,摄入足够蛋白质、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针对减重手术后短期内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口服维生素片、铁剂等药物补充营养物质,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

低血糖

过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低血糖悄然来袭。头晕、心慌、出汗,甚至晕厥,若在开车或高空作业时发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策 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避开粥类、米糊、甜饮料等升糖快的食物,可有效应对。

贫血

偏食、挑食致铁元素摄入不足,贫血随之而来。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女性经期症状更明显,工作学习效率大受影响。

对策 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搭配富含维生素C食物(如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是改善贫血的良策。

月经紊乱

过度节食或应用减肥药,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会紧随其后。月经推迟、量少甚至闭经,长期如此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导致不孕不育。

对策 保持健康饮食结构,避免过度节食,月经紊乱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免疫力下降

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过度减肥者更易感冒、感染疾病,且恢复时间更长。人体在减肥时正处在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的过程中,这种自我“消耗”本来就使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这时一旦得病就会进入“过度消耗”过程,恢复起来也就更慢了。

对策 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等对免疫系统有益的营养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脱发

头发营养供给不足,毛囊萎缩,脱发问题凸显。正常人每天掉落头发约50根,过度减肥导致的脱发,每天掉落头发可能远超100根,头发稀疏、干枯,甚至露出头皮。

对策 增加富含蛋白质、铁、锌和生物素食物摄入,如鸡蛋、坚果、豆类,可缓解脱发。减重手术后患者第3-5个月左右同样会因为掉秤过快出现脱发情况,这时适量增加乳清蛋白粉补充,虽然可能会减缓掉秤速度,但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脱发状况。

骨质疏松

钙、铁等矿物质快速流失,骨质疏松找上门。骨骼疼痛、身高变矮,甚至骨折风险增加,女性过度减肥者更易中招。

对策 增加富含钙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增强骨密度,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减重手术后患者也面临骨质疏松风险,术后第一时间口服维生素D不可或缺。

胆结石

长期低脂或极低热量饮食,胆囊缺乏收缩信号,会导致胆汁长时间滞留。胆汁中的水分被胆囊过度吸收时,胆固醇易结晶形成结石,造成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治疗。

对策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避免长期低脂饮食,可预防胆结石。

胃痛

若长时间不进食,胃酸缺乏食物中和,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灼痛感。当节食导致营养不足时,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也会随之下降,更容易被胃酸或胆汁侵蚀,胃炎或胃溃疡随之而来。

对策 避免过度节食,少食多餐,防止过度空腹,是呵护胃健康的要点。空腹不适时可少量摄入碱性食物,比如苏打饼干、温牛奶,以中和胃酸。同时,减少咖啡、酒精、辛辣食物的摄入。

减肥要闯过三道关

减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减肥路上你可能会遇到以下三道关卡:

减重平台期 体重下降后代谢率降低,易进入平台期。此时,很多人会感到焦虑,甚至怀疑自己的减肥方法是否有效。这时不能再进一步节食,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蛋白质比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2次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突破平台期。

极端饮食反弹 过度节食(如每日仅摄入500千卡)会导致肌肉流失、基础代谢下降,90%的人会在一至三年内复胖,甚至超过原体重。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比短期极端节食更有效。

科学的减重方案应保证每日摄入不低于1200千卡,并均衡三大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可以采用“限能量平衡膳食”的方法,减少精制碳水,增加膳食纤维,每日热量缺口控制在300至500千卡。

心理压力 减肥过程中,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不少见。过度减肥者中,30%-50%伴有焦虑、抑郁或体象障碍。而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情感性过度饮食,陷入从减肥失败到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不仅对日常生活造成干扰,还可能出现社交退缩、自我封闭等行为。

此外,建议大家培养健康自我形象,避免过度关注体重和外貌。需明确减肥是长期健康管理,而非短期形象工程,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或营养师支持。

你真的需要减肥吗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减肥,但以下人群需警惕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尽早干预:

BMI≥28或腰围超标者 BMI(体重指数)≥28属于肥胖,若合并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内脏脂肪堆积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增加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风险。

合并代谢性疾病者 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患者,肥胖会加速病情进展,减重5%-10%即可显著改善血糖、血压控制。

BMI≥32.5的过度肥胖者 这类人群常伴随严重并发症(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考虑减重手术等医学干预。

青春期后体重持续增长者 青少年期肥胖可能影响骨骼发育,成年后更难控制体重,这类人群需早期干预。

本组文/马天翼 朱志东(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第15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2025-07-22

中澳商会:澳企对中国市场保持强劲信心,链博会是重要合作平台 | 世界观

2025-07-22

美关税影响引担忧:暴风雨前的平静,最糟糕的情况尚未到来

2025-07-22

美国称将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5-07-22

用走私現金和虛擬資產清洗11.5億黑錢 海關搜住宅及公司拘兩男

2025-07-22

天文台:珠江口一帶持續有雨區發展 未來一兩小時局部地區雨勢較大

2025-07-22

(有片)利物浦四大球星訪港掀熱潮 小球員:學習他們永不放棄精神

2025-07-22

港鐵屯馬綫入閘機位試驗影像分析 辨識超標大型物件

2025-07-22

香港賽馬會支持新疆開啟國家馬產業繁榮發展新篇章

2025-07-22

政府制定長者友善樓宇設計包括多項強制規定 今年中起分批落實

2025-07-22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

2025-07-22

中大研發磁控螺旋微導管助精準治療腦血管栓塞

2025-07-22

旺角食日式放題 8人歎刺身生蠔後腹瀉嘔吐

2025-07-22

5歲女染腸病毒確診腦膜炎 潛伏期曾到內地正留醫

2025-07-22

政府指暫未有龍鼓灘填海具體造價 強調會確保「應使則使」

2025-07-22

「海龍明珠」十號風球撞招商局碼頭 海事處未收詳細報告或檢控

2025-07-22

(有片)視圈老友育成新人男團Hey Brother:闖樂壇我們玩真的

2025-07-22

調查指部分在職照顧者等同做兩份工 退休照顧者以老護老普遍

2025-07-22

(有片)「頂流」展覽匯聚深圳 港人暑期北上觀展

2025-07-22

粵澳先後錄得基孔肯雅熱個案 政府明召開跨部門會議防蚊

2025-07-22

柯建铭喊“打倒国民党已等一甲子” 朱立伦批:独裁者思维

2025-07-22

郭智辉自评对台风“丹娜丝”救灾表现100分 谢龙介痛批:没心没肺!

2025-07-22

美F-18恐打不赢中国歼-15!台退将爆“一个大问题”

2025-07-22

台北法院裁定柯文哲、应晓薇延押2个月 沈庆京1.8亿新台币交保

2025-07-22

第四届“携手同心、提笔同行”两岸湖笔文化交流活动在湖举行

2025-07-22

环保赛道被“长钱”盯上!中邮保险举牌绿色动力,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已超去年全年

2025-07-22

汇丰人寿增资扩股背后的高管困局:精算系掌舵与投资官"悬而未决"

2025-07-22

尿酸升高,不一定要用药……是真是假?丨谣言终结站

2025-07-22

美国社交媒体平台X否认法国对其涉“外国干涉”指控

2025-07-22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大而美”法案或致美国赤字十年内增加3.4万亿美元

2025-07-22

菲律宾多地暴雨成灾 已致6人死亡

2025-07-22

议员聚集签名 石破茂遭党内“逼宫”:不下台就罢免

2025-07-22

哈佛大学联邦资金案举行听证会 特朗普猛批主审法官

2025-07-22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指认“在两件事上说谎”

2025-07-22

港鐵寶琳站扶手電梯意外 一人受傷送院

2025-07-22

籌辦殘特奧會 馬鞍山體育館8.19至9.11暫停開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