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7月19日夜间加强为台风级,中央气象台20日天早晨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预计“韦帕”将于20日中午至夜间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受其影响,中国华东、华南沿海将有强风暴雨,广东西部、海南岛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目前,华南各地严阵以待。
广东汕尾:转移超3万名群众 危险区域人员全到安置点避险
为防御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广东积极做好渔船回港、人员上岸、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
汕尾市城区东涌镇的东涌中心小学是此次台风期间的一处转移安置点。因台风临近,周边四个在建工地的人员已全部转移至这里安置。截至19日晚上8时,广东汕尾市全市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万多人。全市开放1154个室内避难场来安置转移避险人员。
记者19日下午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渔港处看到,渔民们正有条不紊地检查绳索、加固缆绳。目前,阳江122艘海上作业船舶已按要求全部回港或撤离到安全区域避风,12处滨海景区浴场已关闭。
在广东江门台山市新宁体育馆应急避难点,记者看到近200名危险地区群众被转移安置在这里。
截至20日上午8点,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维持防风二级应急响应,全省累计转移人员超27万人,超500艘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避风,关闭滨海景区52个。
海南:渔船回港避风 多部门加强渔港管理
当前海南多地的风雨也在加大,在海南文昌和东方,多部门加强对港口的防汛防台管理,及时储备应急物资、督促渔民上岸避风等。
记者19日来到了海南文昌市的清澜港,码头上停泊密密麻麻的渔船。工作人员对所有进出清澜港的渔船和渔民信息进行了梳理和录入系统,做到“一船一档、一人一策”,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联系到每一位相关人员。
7月19日,海南省东方市海事局紧急协调撤离两个气田的8座钻井平台工作人员322人。海事执法人员现场指挥船舶靠泊、人员撤离,确保船到即靠、人到即走。
受台风“韦帕”影响 香港发出“十号风球”
受台风“韦帕”影响,香港天文台20日9点20分发出十号飓风信号。这也是继2023年9月1日受台风“苏拉”影响后,香港再次发出“十号风球”。另外,澳门特区政府地球物理气象局20日11点也改发“九号风球”,并于12点30分发出“十号风球”。
香港天文台表示,短期内大部分地区可能受狂风骤雨影响,需要警惕低洼地区的积水以及泥石流风险。受强风影响,多条渡轮航线于19日夜间已停航、客运码头关闭。港珠澳大桥香港连接路于20日凌晨3点30分起封闭;20日白天,部分高铁列车车次将取消或更改始发站及终点站。地铁和公共交通将调整发车间隔,仅维持有限度的服务。香港机场管理局预计20日将有大量航班取消或延误。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截至20日9时36分,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在各区共开放34个临时庇护中心,共有214人入住。
此外,20日凌晨4点,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发出八号风球后,澳门民防行动中心宣布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即时预防状态。澳门大桥、友谊大桥等四座跨海大桥陆续临时关闭,外港、凼仔和内港客运码头全天停航。20日6点起,关闸、青茂、珠澳跨境工业区三个出入境口岸临时关闭。此外,据澳门航空消息,20日预计将有超过70架次往返澳门的航班取消。
深中通道临时封闭 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临时封闭
受台风“韦帕”影响,深中通道全线20日迎来暴雨到大暴雨的降水过程,最大风力或将达12级。为确保行车安全,20日0点深中通道启动交通管制措施,临时封闭深中通道全线。
此外,为应对台风“韦帕”,20日凌晨2时30分起,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暂停出境通关服务,大桥主桥于凌晨3时30分起临时封闭。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日凌晨3时30分也启动了交通管制措施,临时封闭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具体解封时间视台风发展情况另行公告。
福建东山:沿岸开展拉网式排查 民兵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
受台风影响,与广东比邻的福建省东山县19日中午起刮起了7—8级大风。19日下午,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南门湾沿岸受台风影响出现了2米以上的大浪,东山县人武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铜陵哨所民兵对南门湾景点沿岸开展拉网式排查,对现场游客进行疏导劝离。目前,东山县涉海景点已经关闭,全县民兵应急分队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险情随时出动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