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普惠、携手共赢 民营银行与民营经济的十年与新十年

证券日报2025-07-18

过去每逢中秋和春节前夕,蒙牛经销商李网都要从江苏“打飞的”赶往内蒙古总部,只为拿到一份几十万元备货贷款所需的经销授权合同。这是当地银行的硬性要求。如今,网商银行通过产业链金融模式,让“李网们”无须奔波也能轻松获得贷款。

自2015年首批民营银行开业以来,这样的故事十年间不断上演。这些新兴银行探索出一条服务民营经济的独特路径:没有实体网点,依托支付、消费等场景采集多维数据,通过算法填补小微企业等“信用白户”的金融服务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到,“提高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而如何推动民营银行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家民营银行及业内人士,旨在通过剖析过去十年民营银行的成长轨迹,为当前大量中小银行摆脱同质化竞争、提升服务民营经济效能提供一些借鉴。

差异化服务

填补市场空白

在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纺织园区,某纺织公司的数字化仓库里,每一卷纱线都贴着可溯源的电子标签。“这些‘会说话’的货物,就是我们的融资凭证。”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近期收到了700万元贷款。

上述纺织公司是沃尔玛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年产值超4亿元。然而,由于结算账期不固定、订单波动大等因素,传统银行基于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押提供的融资额度始终有限,难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求。

武汉众邦银行了解情况后,创新运用仓单质押贷款为其破解难题。该贷款模式是指企业将拥有完全所有权的货物存入银行指定仓储公司,凭仓储方出具的仓单进行质押,从而获得银行贷款。

这正是民营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生动写照。

一般来说,民营银行主要服务对象可概括为四类:一是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二是个人消费者,包括年轻群体、低收入人群及社区居民。三是农村用户。四是创新型企业。

这四类群体传统银行覆盖不足,背后的原因各异: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银行难以获知其真实信用情况;个人长尾客群单笔价值低、服务成本高;农村地区物理网点难以深入,农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创新企业技术路线新、无形资产评估难、风险收益模型与传统信贷逻辑不匹配。

在此背景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成了民营银行的重点发力方向。这些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手段为没有固定资产可抵押的中小微企业放贷,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填补市场空白,推动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据记者梳理,截至2024年末,已披露数据的11家民营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共计5205.72亿元。而民营银行服务的普惠小微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例如,在过去五年里,新网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0%,其客户均为民营企业。

“过去十年,民营银行对于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创新服务民营经济主体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科技赋能

与民营经济共生共进

在服务民营经济的过程中,民营银行也一步步发展壮大。自2015年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首批5家民营银行开业以来,经过十年发展,民营银行已增至19家。截至2024年末,19家民营银行合计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速超9%,远超银行业平均水平。

在民营银行诞生初期,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网商银行CIO高嵩告诉记者,2016年底,开业不到2年的网商银行用户量就“见顶”了。“不管用什么方法,用户量就是不涨。”高嵩表示,彼时其亲手搭建的核心技术团队有一半人离开,但他决定留下。时至2017年2月底,在“收钱码”上线后,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从网商银行的快速发展,也可一窥民营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的优势。

民营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让其能够以轻量化架构切入场景金融,通过科技化手段服务大量企业。微业贷是另一个典型案例,该产品是微众银行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推出的全国首个线上化、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截至2024年末,微业贷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信用贷款余额占比约90%,有效疏通小微企业因缺少抵质押物而融资难的堵点。

民营银行能够在传统金融的激烈竞争中开辟出一条服务民营经济的差异化发展之道,缘于其持续加固在科技领域的护城河。数据显示,网商银行2024年科技人才占比达67%,苏商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也达到了51%。

与此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民营银行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据监管披露数据,今年一季度,民营银行净息差高达3.95%,远高于商业银行平均值1.43%。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保持了相对合理的不良贷款率水平,截至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76%,低于城商行和农商行。

民营银行的经营模式既推动自身发展壮大,也塑造了其在服务民营经济版图中的独特“生态位”。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看来,国有大行主导系统重要性金融服务,政策性银行服务国家战略,股份制银行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外资银行聚焦高端市场领域,村镇银行重点服务县域群体,农信社坚守农村基础金融阵地。而民营银行则专注普惠金融与科技赋能,凭借轻资产运营与场景化产品,精准服务民营经济。

站在新起点

不断锤炼新动能

站在新一个十年的起点,市场对民营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有更多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也明确提到,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但部分民营银行经过快速发展后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包括资本实力较弱、负债端依赖同业、品牌认知度较低、风控能力不强等。

基于此,多位受访者认为,民营银行的发展需要更精准的政策支持,以充分发挥其服务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取消民营银行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能超过30%的隐性上限,以更好支持民营银行大股东增资扩股,并适度放宽民营银行经营区域限制,支持民营银行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增设分支机构和网点,进一步激活民营银行发展活力。

加快数字化转型也是民营银行高质量发展的“胜负手”。目前,头部民营银行已经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而中小民营银行普遍采用的技术外包模式,则制约了其发展空间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此,新网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当前正值人工智能浪潮,民营银行可以继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推动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同时,民营银行也要不断锤炼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表示,民营银行一方面要坚持服务长尾业务定位,强化研发创新能力,发展数字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场景融合、产业链融合,提升自主获客能力。此外,也要加强内源资本补充能力。

展望未来,民营银行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民营经济的征程依旧任重道远。民营银行唯有不忘初心,坚守“普惠”的底色,方能与民营企业共同构建一个更具活力、韧性与包容性的民营经济发展生态。

贵阳东都·云湖天境 | 启幕湖岸生活漫时光

2025-07-18

返工注意!北角站信號設備運作不暢順 將軍澳綫需額外行車時間

2025-07-18

香港書展2025|文匯專訪劉亮程 寫書人亦是書中人

2025-07-18

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熱帶風暴韋帕迫近 今晚掛一號風球

2025-07-18

因應港鐵將軍澳綫行車延誤 九巴即時加強98A等4線班次(附詳情)

2025-07-18

新一輪綜合招聘考試明起接受報名

2025-07-18

李聖根獲委任為安老事務委員會新委員

2025-07-18

强势介入叙南部冲突 以色列为何要“保护德鲁兹人”?

2025-07-18

美议员举报鲍威尔在美联储翻修项目中“作伪证”

2025-07-18

韩特检组提交尹锡悦拘留资料 就其健康状况作说明

2025-07-18

今起 中老铁路新增昆明至万象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

2025-07-18

台风黄色预警:“韦帕”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明天移入南海

2025-07-18

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

2025-07-18

“体育激情+非遗国风+夜间消费”跨界融合 多元体验场景给夏日文旅再添“一把火”

2025-07-18

新成效!501万件、147.2万件……多维“数”说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更稳

2025-07-18

时政微观察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2025-07-18

“花式”消暑新场景催热文旅“清凉消费” 夏日经济活力释放

2025-07-18

新濠影滙三度蟬聯亞太旅遊協會頒發最佳市場推廣金獎

2025-07-18

年中经济观察丨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逐“新”提“智”——中国经济年中观察之二

2025-07-18

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新进展新成效发布

2025-07-18

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容 暑期出境游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2025-07-18

4600万元的村企,被“明星书记”搞垮了

2025-07-18

夏粮历史第二高产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25-07-18

渣打银行:香港2025年GDP增长预测维持为2.2%

2025-07-18

2024年北京海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2822亿元

2025-07-18

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9%

2025-07-18

【图解】上半年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来看5个方面进展

2025-07-18

高温催热“清凉经济” 浙江服装业开启“夏日限定”

2025-07-18

国安部门披露:部分国家千方百计窃取我国稀土

2025-07-18

物畅其流折射韧劲活力

2025-07-18

增减之间显智慧(人民论坛)

2025-07-18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2025-07-18

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 如何打好防汛主动仗

2025-07-18

奋发有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07-18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怎么样?

2025-07-18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权威发布)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