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沈美)在全球产业竞合新赛道上,供应链正从“后勤部”跃升为“战略中枢”。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启幕。其间,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发布,现场,多家企业加入《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供应链已不仅是“链”,而是产业安全、价值分配与国际话语权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与《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的正式发布将为中国奶业品质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
聚焦供应链发展的成果与经验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清晰路径
据了解,《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由伊利携手国研网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成果与经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超在活动上致辞
正如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奶业产量跃居全球前列,品质迈入国际一流,这离不开整个产业链的携手努力。以伊利为代表的乳企带动全链协同发展,在科技创新、品质管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把奶瓶子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在活动上发言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奶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从源头奶源的建设到生产加工的精细化,再到终端消费的多元化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创新与升级,共同推动了牛奶产量与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上游,中国奶牛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水平已在全球前列。中国乳品质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以伊利为例,牛奶中脂肪、蛋白质等核心指标的总体水平全面满足欧盟标准,而菌落总数、体细胞等关键指标的总体水平更是优于欧盟标准;在中游,中国奶业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升,位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伊利数智化发展的典型样本,创造了多项奶业之最;在下游,伊利强化创新驱动,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产品更是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链博会上看到伊利全链成果展,很令人振奋!”对此,搜狐网副总编辑晏成表示,这是产业链各环节从分散经营走向协同合作,从粗放管理迈向集约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相信在以伊利为代表的龙头乳企的推动下,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将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正式发布
为了更好地推动供应链的发展,当天,《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正式发布。这份行业自律公约是对全行业品质承诺的集中践行,公约从“坚守卓越品质”“聚焦创新突破”“深化全链共赢”等维度,相约以全链品质铸就一杯中国好奶,让世界看到中国奶业供应链的硬核实力。公约由伊利携手嘉吉、GEA、安琪酵母、金光集团APP(中国)、大连冰山集团等全球供应链头部合作伙伴,率先共同加入。
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品质共振
积极推动中国奶业智能化升级
链博会上,伊利推出了首个奶业AI互动演讲。四位奶业精英相继登场,借助前沿AI交互技术,全景式、立体化地呈现了中国奶业在上中下游取得的非凡成就,为观众献上了一场前沿科技与奶业成果交相辉映的视听盛宴。
伊利集团原奶质量技术负责人韩吉雨
伊利集团原奶质量技术负责人韩吉雨率先登场,沉浸式讲述中国奶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比如通过科学养殖,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现如今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多数奶业发达国家。
来自嘉吉食品大中华区的江小舟表示,“滋养生命活力”的伊利与“滋养世界”的嘉吉,共同演绎了品质“共振之旅”。“伊利始终站在食品质量管理前沿,不仅筑牢自身质量防线,更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毫无保留地与供应商伙伴共享成熟经验,成为推动行业质量管理升级的加速器。”
来自GEA中国公司的徐振华讲述了“一杯牛奶背后的技术革新”,据介绍,伊利携手GEA打造乳业智能生产线,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实现全程自动化、过程透明化、生产高效化,引领了中国奶业智能化升级。
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
“作为行业变革的先行者,伊利完成‘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数智化布局。”会上,伊利集团数字科技中心总经理尚直虎阐述了一杯好奶背后的数智创新之路。在牧场端,伊利的数智化管理系统覆盖了奶牛的“衣食住行”,在提升奶牛单产的同时,从源头奠定品质根基;在生产环节,近40家诺贝尔级智能工厂充分应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效率与品质兼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消费端,“全周期、全流程、全渠道、全链条、全域运营”的消费者数字化运营平台,时刻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多元化健康需求。
据了解,此次链博会共吸引65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伊利集团已连续三届受邀参会,这次伊利精心打造的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吸引了多个行业关注。对此,伊利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全球视野、科技实力与责任担当,推动中国奶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