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三重转变——来自宝鸡农业现代化一线的观察

群众新闻2025-07-04

新农人齐昆(右)指导农户使用无人机(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夏收期间,别人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西北地区首个无人农场——宝鸡利民无人农场的负责人王浩杰却格外从容。他坐在电脑前,输入几组指令,无人收割机、运粮机随即协同作业,不多时,一块麦田便颗粒归仓。“以前种地靠力气,现在靠智慧。”他说。

这,是新时代的种粮人。

在宝鸡,这样的新农人已有8000多人。他们脚上仍沾着泥土,却已习惯用科技思维种田;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脑子里却有品牌意识、市场逻辑、流量思维。

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这些新农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转变路径却有相似之处:从“会种地”到“会经营”,从“靠经验”到“靠科技”,从“独自耕作”到“带动一片”。

这场转变,并非偶然。

近年来,宝鸡坚持把培育新农人作为夯实农业现代化根基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前不久,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4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宝鸡市又一次获评“优秀”。这是宝鸡市连续第五年获得该等次评价。

从“会种地”到“会经营”

6月26日清晨,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第三村的玉米地里,刘星星挽着裤腿、踩着露水,蹲在地头查看墒情。很难想象,他曾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

刘星星是宝鸡市陈仓区谷雨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几年前,他返乡种地。有多年工程管理经验的他一开始就盯着市场。2021年,他成立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00多亩,发展小麦、玉米等规模种植,年产值超600万元,带动周边560多户农户增收。

“现代农业不能光埋头种地,还要抬头看市场。”刘星星说。起初他种的是青储玉米,亩均效益不到500元,周期长、效益低。第二年,他改种鲜食玉米,亩均效益提高到1500元以上,而且生长周期缩短近一个月,为小麦腾出了播种期,实现了效益叠加。“账算得多了,就更懂得‘经营’二字的分量。”刘星星说。

摸索中,刘星星不断学习农业知识,还参加“乡村CEO”职业经理人培训,系统学习市场分析、品牌打造、财务管理等知识。他逐步理出一条“经营农业”的路子:一是推动三产融合,扩大规模、延伸加工链条;二是打造区域品牌,建设文旅融合示范点;三是联动周边村镇,统一标准、联合销售、抱团发展。

“农业不是单打独斗,拼的是链条协作。如今,合作社560多户农户一起种、一块销售,从产地到市场串起一张协作网。”刘星星说,今年,他计划试种油菜,兼顾生态、景观与经济效益。

从“会种地”到“会经营”“谋得远”,“刘星星”们正用市场理念与专业能力拓宽致富路径。

从“靠经验”到“靠科技”

齐昆是“90后”新农人,干农业时更像一名工程师。相比凭经验“拍脑袋”,他更信数据、靠模型。在他托管的3万亩良田上,9000多户农户的种植安排,都是由他的一套算法反复推演得出的。

过去“靠天吃饭”,如今“吃科技饭”。从土壤湿度到气温变化,从病虫害预警到市场波动,田间的一切变量都实时上传到云端,由系统自动研判、精准调度。今年春耕,系统建议推迟播种几天,成功避开了倒春寒。

齐昆把无人机当成田间“哨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把大数据当作“参谋”,预测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以前卖粮是等人上门收,现在我们直接对接加工厂。”他说,“这叫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去年,他帮助群众增收粮食1500吨。

他也从不“藏招”。课堂开进田间地头,直播讲解传到手机,他把农业机械技术讲得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

在宝鸡,这样的“科技派”新农人越来越多。他们用一双“数字眼”、一颗“科技心”,把传统农业的路径重新走了一遍,让这条通往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从“独自耕作”到“带动一片”

6月25日,宝鸡市凤翔区热浪滚滚。靳鹏带着农户查看玉米长势,确认下一轮水肥计划。一上午,他接了4通电话,协调农资、对接订单、安排培训。

1993年出生的靳鹏不满足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返乡开公司、建合作社,带动全村人一起种地。

从最初承包几十亩地,到如今带领上百户农户共同发展,合作社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还统一采购农资、对接市场,帮助乡亲们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为了让更多农户参与进来,他推出“入股分红”机制。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年底根据收益分红。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靳鹏说:“农业是个长线活,只有抱团取暖,才能走得更远。”

岐山县的肖倩,返乡10年,建起了6400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1万吨冷库、3000吨猕猴桃精深加工中心,带领乡亲们搞电商、做直播,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打造了岐山特色猕猴桃全产业链,带动3万余人增收致富,年卖出1.2万吨猕猴桃鲜果。

这些新农人有一个共同点:不光自己干,还带着大家干。从“会种地”到“会经营”,从“靠经验”到“靠科技”,从“独自耕作”到“带动一片”……农业在变,关键在于人先变。他们不只种出了庄稼,也种出了农业的未来。(群众新闻记者 刘坤 李静茹)

工党执政将满一周年 英国财相为何泪洒议会

2025-07-04

联合国专家呼吁对以色列武器禁运和切断经贸往来

2025-07-04

巴西金融系统遭网络攻击 巴央行紧急介入调查

2025-07-04

美国和哥伦比亚各自召回驻对方使馆负责人

2025-07-04

刚果(金)反政府武装称将与政府开启新一轮对话

2025-07-04

伊朗副外长:不打算对美进一步报复 但将继续进行铀浓缩

2025-07-04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2025-07-04

排沙量将超1亿吨 小浪底水库正式进入排沙阶段

2025-07-04

山东舰编队为何选择在香港向公众开放?专家解读

2025-07-04

感知中国活力丨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韧性强劲

2025-07-04

新闻1+1|伤企“黑嘴”,如何闭嘴?

2025-07-04

(有片)登山東艦感受強軍力量 李家超與海軍領導互贈紀念品

2025-07-04

我国口粮品种自主率达到100%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25-07-04

海軍山東艦編隊在香港舉行甲板招待會 軍樂隊奏響樂曲《東方之珠》

2025-07-04

中国人寿: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45元

2025-07-04

国寿寿险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分公司被罚5万:利用保险业务为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2025-07-04

阳光人寿蚌埠中心支公司临时负责人被罚4.5万元:代理人培训管理不规范、业务数据不真实

2025-07-04

40%股权遭冻结,和泰人寿累计亏损11.6亿

2025-07-04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潘世庆、任晓华、杨彪、张宁、王晓杰提起公诉

2025-07-04

商务部: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将于近日作出最终裁决

2025-07-04

《守护文明地标——中国古建筑防火全纪实》7月3日起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

2025-07-04

商务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2025-07-04

学而时习之丨越是艰险越向前 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5-07-04

“凉”机释放消费新热潮 皮划艇、桨板、电动冲浪板轻量便捷装备订单攀升

2025-07-04

创意“牵手”供应链、文化“撞上”大市场,活力无穷!中国潮玩书写活力故事

2025-07-04

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顾国芳接受审查调查

2025-07-04

你的手机号码有了“防火墙”!一文读懂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

2025-07-04

多方协力加大货源组织 关注雨情汛情变化 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2025-07-04

两部门:7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可能有2—3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

2025-07-04

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2025-07-04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支持实名匿名双轨制

2025-07-04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

2025-07-04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2025-07-04

勇担历史使命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5-07-04

全国夏粮收购进入高峰 收购总量超5000万吨

2025-07-04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活动有关情况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