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5月23日讯(记者 秦金月)6月5日至8日,由青年戏剧导演丁一滕执导的悬疑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将亮相2025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新浪潮·新时空”板块。
《看不见的客人》改编自西班牙悬疑大师奥里奥尔·保罗的同名代表作电影。电影版《看不见的客人》自2017年上映后,获得业内外极高口碑,凭借其高密度的反转叙事,将悬疑题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最后一分钟反转”的叙事特点,也对后续悬疑影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电影先后被意大利、印度、韩国、中国等翻拍。此次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也集结了众多实力派。除了导演丁一滕,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王琦、作曲小河以及来自俄罗斯、丹麦的艺术家,以国际阵容展现“新程式”戏剧美学的无限可能。
在本轮演出中,演员张维伊、金靖、张嘉元等也将惊喜加盟。
丁一滕执导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西哈诺》等都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音乐、影像、戏曲的交汇,随时通过打破“第四堵墙”实现的间离效果,传统与当代、东西方艺术的融合等。丁一滕以“新程式”的美学风格,赋予作品更具东方哲学意蕴的人性剖析。为还原剧中的悬疑氛围,舞台剧版《看不见的客人》融合了“罗生门叙事”和“倒序欺诈”的叙述方式,随着男主角李亚不断修正供词,塑造起一座谎言与真相的迷宫,旨在为观众带来酣畅淋漓的悬疑体验。
何为“新程式”?丁一滕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释说,“新程式”,是古今交错、是东西方融合、是跨文化表达,是给予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在中国戏剧传统程式化的表演基础之上,融入了西方戏剧表演。水袖、戏服、脸谱、方言与欧洲肢体戏剧的结合,让舞台有更多碰撞感和舞台能量。丁一滕曾受邀去丹麦欧丁剧团学习交流,“新程式”的戏剧创作方法也和这段经历有关系。
舞台剧版《看不见的客人》融合了东方传统戏曲的写意性与西方实验戏剧的先锋性,将西班牙原片的冷峻悬疑转化为更具东方哲学色彩的“人性寓言”,改编主题围绕人物的“罪”和“救赎”进行讨论。
在5月22日举办的媒体探班活动中,记者也在排练厅看到了“鹿仙”的饰演者有多段精彩的水袖表演。在原版电影中,鹿的出现均与男主角的谎言直接相关。鹿的凝视镜头,营造出“被窥视”的压迫感,不仅推进剧情,也反映男主内心逐渐被罪恶吞噬的过程。鹿既是男主谎言的工具,也是影片对人性虚伪与道德救赎的深刻隐喻,其意象交织了叙事技巧、心理刻画与环境象征,成为理解电影主题的重要符号。而舞台剧版的“鹿仙”一角有了更多东方哲学的延伸,舞美设计也更加精彩,从中可以窥见丁一滕的“新程式”美学风格。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本轮演出的主演阵容也同样令人期待。
饰演李亚的张维伊,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后被观众熟知。本次演出是张维伊和丁一滕导演的首次合作。张维伊表示,“导演会把‘新程式’的风格和戏糅合得特别好,敢于在传统和创新之间踩钢丝,合作之后发现比我预期想象的更好,更对路子,导演会帮助我把点子磨得更亮,这种创作氛围非常难得。李亚这个角色的难点在于他内心层次的变化,他并不是一个符号化的凶手。”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演员金靖将在剧中分饰古律师和魏佳两角。金靖与舞台结缘已久,她表示:“能参与这部剧我感到非常幸运,一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悬疑类的作品,无论任何形式,其次是我对戏剧人有天生的崇拜,他们对舞台的热爱非常打动我。如果用三个词形容我将饰演的角色,我觉得是黑白、正反、爱恨。”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青年歌手、演员张嘉元也将饰演剧中角色“马小山”,其精彩表演也为整部剧注入了新鲜活力。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
舞台剧《看不见的客人》排练照(国家大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