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高、基础设施不足 偏远地区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如何破局?

央广网2025-05-23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年来,电商业态在农村地区快速推广和布局,不仅有助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还能带动农村消费,激活农村市场活力。

“最初一公里”是农产品流通的起点。当前,我国的物流体系建设尚未覆盖全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村级以下的快递服务网点欠缺,制约了农产品上行。如何破局“最初一公里”?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青海、云南部分地区,怎样将电商物流服务延伸至乡村“毛细血管”,让高原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

主播正在直播介绍互助县农特产品蕨麻。记者江晓晨 摄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西丹麻村,互助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主播们走在垄沟间,举着手机向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展示蕨麻采挖。尕程程做主播三年,蕨麻直播经常会爆单。

尕程程说:“如果我们不直播,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现在还有种植的新鲜蕨麻。我第一天卖蕨麻就感觉好多人不知道,结果在直播间爆单了。大家常吃的都是晒干、晾干的那种,现在当地有了新鲜的、湿的,大家就都喜欢买这种。”

刚从地里挖出的新鲜蕨麻。记者江晓晨 摄

直播间网友下单,包裹在田间地头直接完成打包,邮政快递的工作人员装车后运往十多公里外的互助县统仓共配中心。互助县距离西宁曹家堡机场只有30公里左右,陆运、空运都有优势,不仅是蕨麻,当地的香菇、马铃薯、粉条等农特产品都在外销,不过和快递进村相比,农产品上行还在不断探索中。互助县统仓共配中心负责人李吉良告诉记者,目前分拣中心每日的进出港包裹倒挂,但仍要保证当地农副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

李吉良:厢货车卸完包裹后,司机把需要寄出的几百件包裹拉到西宁转运中心,之后再交接下行的货物。现在我们发的是当地的粉条、蕨麻、菜籽油之类的东西,整个青海,包括我们这些偏远的县城主要是以快递派送为主。

记者:目前上下不平衡的问题有想办法解决吗?

李吉良:我们想尽量多挖掘一些主播,自己也在搞供应链的方式。

邮政车辆将蕨麻从地里直接运往互助县统仓共配中心。无人机拍摄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互助县分公司总经理赵谦以蕨麻举例,他们探索的正是“产地直发”模式。

赵谦说:“每年到3月份蕨麻成熟后,我们带动周边的老百姓来挖,给他们一天100元工资。挖出来的蕨麻把上面的土擦一擦,新鲜的蕨麻20多块钱一斤往外销售。根据总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安排,邮政主要解决乡村的发货难、融资难、销售难,通过政府合作寻找一些当地特色季节性的产品,跟县委县政府联合召集主播到地头现场播。蕨麻挖了15天,每天发货量在400到500件,寄递时效一般全国范围3天左右就能到。”

畅通上行渠道,助力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才能带动村民增收,激活农村经济。一方面,当地产业类型分散,且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可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限;另一方面,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快递收派比在1:10以上,企业盈利有限。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走出青海。青海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杰表示,快递进出港件量倒差严重是客观事实,他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推动各地资源整合规模化的可能性。

马杰说:“青海4149个建制村都实现了村村通邮,省内的现状下,件量大的末端网点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收益仅平衡的状态。我们持续引导快递企业与农村电商企业、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农户等深化合作,为农产品上行提供定制化快递服务,并通过快递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洒渔镇苹果基地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挑选分装作业。记者江晓晨 摄

同属高原地区,云南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山,正在打出特色牌。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苹果基地内,工人们挑选着散落地上的苹果进行装箱,经过转运、分拣、包装,将苹果销往全国。

杨华卫:现场贴了单就装车到分拨中心。

记者:一车能拉多少箱?

杨华卫:像这种小件带大件的一车可以拉一千一二,大的装一排,小的装一排,充分利用空间。

工人将打包入箱的苹果装上货车。记者江晓晨 摄

昭通市韵达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华卫告诉记者,相比投递端的薄利,揽收端利润比较可观。当地苹果产业已成规模化发展,全镇约2万户农户,90%以上都在种苹果。

杨华卫:整个昭通市有七八个仓,昭通最大的基地就在洒鱼镇,苹果产业仓比较多,量也大。我们现在都是直接上门到基地现场打单提货,整个洒鱼市场在一天高峰时用快递寄出去的量有100多万斤。现在一般都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跟老百姓合作,公司出种苗、出管理,老百姓上班。

记者:苹果成熟以后从村一级到乡一级怎么运输?

杨华卫:规模达到了我们直接到地里装,像一天1000件我们都是直接派个车过去拉。如果规模小,村民从村带到镇,我们在镇上帮他拉出去。主要还是考虑成本问题,企业总部申请下来,给下面的政策也很好,对这些绿色农产品国家也有支持,我们走高速可以走绿色通道,运费也便宜。

昭阳区洒渔镇乡村振兴示范园种植的苹果树。记者江晓晨 摄

从洒渔镇装车的苹果统一拉到昭通市昭阳区快递自动化共配中心,经过分拣、包装,再运到昆明。杨华卫告诉记者,这里由韵达、申通、极兔三家快递企业联合出资设立了“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农产品“走出去”有了依托。此前,不少当地企业考虑成本,农副产品一度流入外省邮寄。

杨华卫说:“原来我们这边的价格高,交通不方便,农副产品就往其他地方走,不在昭通发,最多的就是流向昆明和成都,整车拉到这两个方向发。这两年来,当地政府、公司政策都偏向于农产品,申请下来建共配中心后,政策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拉出去的价格和当地发的价格相差不大,就不愿意往外走了。”

共配中心内经过安检的包裹装车后将被运往昆明。记者江晓晨 摄

云南省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戴猛表示,从早期的包裹收派比5:1,到现在的2.2:1,云南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推进,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进一步畅通了农副产品上行渠道。

戴猛说:“云南的地理位置属于立体气候,好多地方不适合大规模、同品种铺开种植,种植的东西从夏天到冬天都有。农特产品的品种多,但总体单品种的产量不够大,比如有时候网络平台建立起来,电商平台也联系通了,上线播一两天卖没了,后续供不上货,这种事有很多。整个快递各种业态也在不停演化,这几年,主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农特产品优势推动快递业与现代农业、制造业融合发展,实行‘一品一策’‘一企一策’,服务品目不同,个性化明显。从出件的角度讲,电商和我们都要下沉,要协同,电商直播把东西卖出去,我们负责把快递送出去。”

从田间地头的采摘装箱,到物流网点落地,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上城市餐桌,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高原特色农产品曾经苦于“山里转”,只有畅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让特色农品走俏大江南北,乡亲们才会感受到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作者:江晓晨

太空记者说丨神二十乘组首次出舱 为何半夜起床关门?

2025-05-23

两部委联合印发《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鉴定时限压缩至15日

2025-05-23

国家医保局:推动100余项新治疗项目加快进入临床

2025-05-23

“质量好、市场大,就不愁卖”(经济新方位·外贸一线见闻)

2025-05-23

文博会开启第三个十年 看文化与科技在这里相映生辉

2025-05-23

外交部回应美政府拿哈佛开刀: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2025-05-23

数读经济“新信号”:“破圈”消费场景点燃内需新引擎

2025-05-23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2025-05-23

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何以这么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2025-05-23

乡村振兴在行动|荔枝树下新“三变”让岭南至味释放新甜蜜

2025-05-23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美国企业将继续投资中国

2025-05-23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用户已达600万人

2025-05-23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湖南探索“无扰督查”深化基层减负

2025-05-23

家政细分服务需求增长迅猛 社区“微需求”释放大商机

2025-05-23

国潮风劲吹赋能“端午经济” 传统民俗激活消费新引擎

2025-05-23

老菜场焕新逆袭链起城市记忆与市井“烟火气” 消费新场景释放经济新活力

2025-05-23

伊朗外长率团前往罗马 参加伊美第五轮核问题谈判

2025-05-23

热点问答丨哈佛近7000名留学生怎么办

2025-05-23

日本核心CPI连续44个月同比上涨

2025-05-23

澳大利亚东南部洪水致4人死亡

2025-05-23

中国创新力为全球经济创造机遇 是外资眼中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

2025-05-23

记者手记|在大阪世博会感受多彩中国

2025-05-23

美国商场货架一线观察:关税冲击下的民众“物价焦虑”

2025-05-23

国际观察丨欧美关税谈判僵持 欧盟经济面临多重压力

2025-05-23

美信用危机警示全球治理变革紧迫性

2025-05-23

“新农人”玩转智慧农业 农业生产有“智”又有“质”

2025-05-23

胡塞武装称使用导弹成功打击以色列机场

2025-05-23

巴基斯坦谴责印度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

2025-05-23

引发美欧打嘴仗,特朗普说了啥

2025-05-23

中方代表呼吁加大紧迫感和行动力度保护武装冲突中平民

2025-05-23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发生6.0级地震 多处建筑物受损

2025-05-23

俄国防部称在多地摧毁112架乌无人机

2025-05-23

不同文化IP创意融合联动 文博会上首发经济活力转化为交易力

2025-0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4部门详解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2025-05-23

“AI终端展+文博会”双展联动双向赋能 开辟文化“出海”新路径

2025-05-23

商务部: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突破5000万件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