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率达67%,是个啥概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5-08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高到2024年的67%”——近日,中国官方这一表述引起海内外关注。

为何说是“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率达到67%,处于什么水平?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多大提升空间,又将对扩大内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城镇常住人口超9.4亿人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人口计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43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从规模看,1949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5765万人,经过70多年,增长了超88000万人。这一增量相当于当前欧盟27国总人口的近两倍,超过全球城镇人口排名第二三位的印度、美国的城镇人口总和。

从速度看,中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到2024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呈现蓬勃生机,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各项城乡改革和对外开放举措密集出台,为中国城镇化的起飞做好了准备。从1978年到2024年,城镇化率40多年提高了49.08个百分点,英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城镇化年均增速能够维持在1个百分点之上,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分析,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全球城镇化率在1982年为40.1%,2023年提高到57.3%,这期间平均每年提高0.42个百分点,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世界和各类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伴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规模逐步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发展,城市数量快速增加。2023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94个,较1978年末增加501个,增幅达到2.6倍。198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7438平方公里,到了2023年,全国城区实体地域面积达到62038平方公里,增加了54600平方公里,增长了7.3倍。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认为,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扩面提质,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约40%的县城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区域间差异逐渐缩小

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存在一定差异。

根据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有12个省(区、市)城镇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3个高于80%,分别为上海89.46%、北京87.83%、天津85.49%;19个低于全国水平,其中8个低于60%,最低的为38.88%,与最高的相差50.58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中国地域广阔,受经济发展、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但也要看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趋于缩小。

看一组对比: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最高的为上海89.3%,最低的为西藏26.23%,二者相差63.07个百分点;到了2023年,最高与最低之差为50.58个百分点,差距明显缩小。从城镇化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多地城镇化率从2014年到2023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如西藏提升12.65个百分点、贵州提升15.7个百分点、河南提升13.03个百分点、陕西提升12.15个百分点,这明显超过东部和东北地区增速。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从近年发展态势看,有两个现象比较明显:一个是,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增长了27.1%。另一个是,农民向县城集聚的现象比较普遍。从人口普查数据看,十年间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增长超过30%,县城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3月18日,陕西省统计局公布城镇化最新数据,2024年末,陕西省城镇人口达到2615万人,城镇化率提升至66.14%。据介绍,“十四五”以来,陕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全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年均提升0.8个百分点,提前2年实现65%的规划目标。

“到2030年,陕西城镇化率预计接近70%。”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副处长魏昊说,“我们将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的重点任务落实,释放城镇化蕴藏的内需潜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城镇化率达到67%,未来走势如何?

据介绍,城镇化率30%—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1996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48%,首次迈入这一区间,经过20多年发展,正逐步接近70%。

专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978—1995年是起步发展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6—2020年是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进入快速发展的后期,城镇化率增速有所放缓,但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去年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预计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中国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高国力表示,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5%后的十余年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城镇化率从65%到增速放缓至年均0.2个百分点以内的稳定发展阶段,分别用了18年、11年、13年和11年,其间年均增速分别达0.46个、0.64个、0.82个、1.25个百分点。比照国际经验和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率仍会继续提高。

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高国力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夯实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有潜力,也有挑战。专家认为,当前,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仍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不足,超大特大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城市安全韧性存在短板弱项。对此,需要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等。

“应统筹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功能定位、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因地制宜确定城镇化建设重点方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说,城镇化建设必须分类施策,不能搞整齐划一,各地应当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记者 邱海峰)

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国际论坛)

2025-05-11

新华社评论员:守护历史记忆,共创光明未来

2025-05-11

新华时评丨中国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坚定不移

2025-05-11

联合国秘书长欢迎印巴达成停火协议

2025-05-11

普京提议无条件重启俄乌谈判

2025-05-11

斯里兰卡一巴士坠崖致15人死亡

2025-05-11

德国将不再公布对乌克兰军事支持的细节

2025-05-11

影像速览!领航战略协作 共促世界和平

2025-05-11

纠正对二战亚洲战场的“记忆不对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2025-05-11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

2025-05-11

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 同比增长5.3%

2025-05-11

从“营地”到“目的地” 和4亿人一起解锁户外运动新场景

2025-05-11

“体重管理”消费热潮应需而起 减重、健身成拉动消费增长新引擎

2025-05-11

农村公路智慧化养护“飞”出新赛道 “交通+”铺就乡村产业振兴“龙头路”

2025-05-11

企业加速“本土赛道”突围打造“国民爆款” 外贸品变身内销“香饽饽”

2025-05-11

“上下联动”破顽疾

2025-05-11

货币政策显效!信贷稳增、成本下行,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25-05-11

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治理食品添加剂,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5-05-11

修一条路、富一方人: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2025-05-11

天文台指今早天氣稍涼 較昨日低3至5度

2025-05-11

易通行完成系統維護 凌晨約4時恢復正常

2025-05-11

政策利好叠加需求释放:新房二手房市场双双回暖

2025-05-11

世界防治肥胖日:科学减重需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5-11

大學站月台閘門完成安裝 東鐵綫工程料提早半年竣工

2025-05-11

(有片)紅Van遭群煞持武器圍毆 撞人撞車驚險突圍

2025-05-11

首季GDP升3.1% 外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大 陳茂波︰之後的增幅未必達今季水平

2025-05-11

登高赏景探寻“武侠世界”!甘肃平凉这个宝藏旅游打卡地藏不住了

2025-05-11

( 有片 ) 警備課程傳承使命 韓籍學員服役後回港報讀 期回饋香港

2025-05-11

消防處祝願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2025-05-11

本港正處新冠高峰期 嚴重個案湧現 高危人群宜早接種疫苗自保

2025-05-11

鄧炳強分享母親節主題曲 引Beyond名曲祝各位媽媽節日快樂

2025-05-11

钢铁产业从“资源—产品”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转型

2025-05-11

逾600人齊集金紫荊廣場 一同參與升旗儀式

2025-05-11

(有片) 多個經濟體關切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 陳茂波總結3個共同關注點

2025-05-11

公交服务从“大众普惠”迈向“精准触达” 为民“暖”事构筑民生“大幸福”

2025-05-11

陳國基探訪基層單親媽媽 讚美自愛自強好母親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