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28)日辯論社會文化領域2025年度施政方針政策,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特區政府爭取在暑期開放申請育兒津貼,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三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1,500元(澳門幣,下同),受惠對象除了2025年起出生的幼兒,亦涵蓋2022年至2024年出生的幼兒。柯嵐又指,本澳現時面對少子化狀態,到2029年更可能處於超少子化狀態,政府將探討加強支援生育方面的措施。本澳到2029年可能處於超少子化狀態,特區政府將探討加強支援生育方面的措施。 (新聞局資料圖片)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在引介時表示,在「超少子化」和「超老齡化」到來之前,積極採取行動,作出系統有效部署,集中做好「一老一少」的工作。要綜合施策鼓勵生育,尤其是設立育兒津貼,調升出生津貼,並從長遠發展出發規劃和完善托兒服務;兜牢民生底線,調升養老金、敬老金及其他社保給付項目的金額,開展獨居和兩老家庭長者的普查及登記,研究私營長者公寓的長期需求,建立健全的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體系,同時調升殘疾金、殘疾津貼,推動福利向低收入群體和弱勢、困難群體傾斜。
2029年澳門或面臨超少子化
多名議員關注本澳少子化問題。柯嵐回應稱,2023年本地居民生育率為0.8%,對比同年鄰近地區的數據,反映澳門處於少子化的社會狀態,至2029年可能面臨超少子化問題,為社會資源上分配及帶來改變,並可能加深整個養老體系的負擔。
做好三方面工作應對少子化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新聞局圖片)
柯嵐又指,應對相關問題,政府現階段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要分擔年輕父母育兒壓力,目前有新增設的育兒津貼,出生津貼亦有調升;在支持生育養育的配套措施,希望在多方面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推出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亦受育齡婦女歡迎,會總結現階段經驗並調整,做好婦女及兒童的保健工作,貫徹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柯嵐又表示,政府重視發展高素質的托兒服務,已開始積極探討不足兩歲幼兒的托兒服務的需求,並持續為托兒所人員提供考取職務證照的培訓機會,期望日後為托兒服務制定考評體制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