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啟業) 緬甸上周五7.9級強烈地震撼動全球,中央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先後派出援救隊到當地,不分晝夜在極其酷熱的天氣下,深入瓦礫中搜索生命的呼喚。此前,包括香港特區在內的中國救援隊伍搜救出8名倖存者,前日再有奇蹟降臨:國家救援隊與特區救援隊聯手在曼德勒巿倒塌的酒店廢墟中救出一名被困125小時的生還者,令獲救者增至9人。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電話訪問時表示,隊員當日花大量時間在瓦礫中挖掘狹窄的通道,成功通往生還者所在處,當知道他仍活着時,隊員欣喜若狂,已分不清面上流的是熱淚還是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早已過了黃金72小時的拯救時間,但仍能救出傷者,證明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棄,他說:「我們不會考慮獲救者的生還機率大與小,總之每天收到求助報告,我們就會盡全力,趕到現場進行搜救。」
「我們現時隊員身體、心理、士氣都非常高昂,狀態亦非常理想,我們會繼續不分晝夜去進行救援工作。」雖然隔着電話筒,記者清晰感受到趙汝珏的鬥志激昂。
趙汝珏表示,特區救援隊自抵達地震救援隊基地後,跟國家救援隊舉行多次聯席會議,了解當地的情況,以及搜救難度,其後聯合組成一支快速搜索隊,在曼德勒災區不同地點進行聯合的排查行動,以尋找生還者。前日,在得知其中一間名為金色鄉村酒店的倒塌建築物內有生還者的跡象,特區救援隊馬上增派10名隊員,帶同救援工具及醫療物資趕赴現場。
現場滿目瘡痍,原本數層高的酒店已成為廢墟,聯合救援隊隊員艱辛地找到一個窗口,然後派員竄進瓦礫內,爬到酒店的307號房間時,探測到樓下一層的207號房似乎有傷者被困,「聯合救援隊用生命探測器探測,結果發現真的有傷者被困,即刻進行石屎爆破工作,在307號房開通了一條救援通道直到2樓,在207號房就去接觸這名傷者。」
生還的52歲酒店男員工已被困近125小時,但仍然清醒,趙汝珏說:「他被壓在瓦礫的罅隙中,主要是被壓傷。」聯合救援隊壓住內心激動心情,即時為對方包紮和治理傷口。不過,罅隙的空間狹窄,只有1米的高度,聯合救援隊花了很多時間將生還者救出,同時又要避免二次傷害,當傷者成功從三樓位置救出,一眾隊員及圍觀居民難掩激動心情,讚歎生命的奇跡。
時間一天天過去,意味再救出生還者的機會愈來愈渺茫,但趙汝珏說無論面對什麼困難、雖然已過救援黃金時間,也無礙救援工作,「我們都會盡力,希望可以去到每一個求助報告的地點去進行搜救工作。」
趙汝珏坦言,目前除了與時間競賽,還要克服災區的高溫,「這裏的天氣非常熱,日間每天都會超過40度,就算晚上落了太陽,都仍然超過30度。」在高溫及搜救工作的強度下,救援隊無論隊員還是搜救犬也有編更進行輪替,會安排在陰涼及有電風扇及食水提供的地方休息。
其次是通訊問題,由於當地網絡太差而令救援隊彼此通訊受阻,「就算在基地內,Wi-Fi也有時會收得好有時收得不好。」幸好救援隊有上次參與土耳其地震災區救援行動的經驗,帶備了衛星電話,有助提高在災區的通訊能力。另一個需要面對的是餘震問題,「我們也經歷了不少的餘震,甚至有幾次我們都是在一個救援行動時,要同事進行緊急撤離行動,所以這幾方面其實都令到我們救援面對不少的挑戰。」
雖然困難重重,但當地居民的支持是他們不言棄的原動力,「他們也會提供食品和飲品給我們,我們可以在休息的時間得到一些補充,他們這些資源很窩心,令我們繼續有力量進行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