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期,是上市公司年报发布的密集期。截至目前,在A股上市的主要银行、保险公司2024年年报均已公布。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产总额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从银行业看,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的资产规模、净利润等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六家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超过1.4万亿元。
从保险业看,在A股上市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五家保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3468.82亿元,同比增长77.7%,日均盈利超过9亿元,创历史新高。各家保险机构表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从资金投向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资金流向,是观察经济最重要的先行指标之一。去年放出的贷款,有的在当时就变成了企业的原材料,还有的则会在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实体经济“加力”“添彩”。那么,去年银行、保险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贷款余额合计超过117万亿元,全年发放的贷款新增超过9.6万亿元。各家银行、保险机构还加大了对科技、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各家银行还在促消费、扩内促等方面加大了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0.44%;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5%。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也从银行信贷方面得到了印证。
今年资金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表示,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有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
交通银行表示,2025年计划投放对公信贷增量4800亿元,投向重大项目、制造业、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符合政策导向的重点领域。建设银行表示,2025年将加强对能源、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绿色信贷的金融供给。
作为长期资金的主力之一,多家保险公司也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
“人工智能”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速转型
今年,在各家银行和保险机构业绩发布会上都谈到了“人工智能”。那么,这些金融机构又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来赋能经济发展的呢?
记者用DeepSeek分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年报发布会的内容,其中“人工智能”成为一个核心话题。比如,中国平安的业绩发布会就提到了39次“人工智能”。各家金融机构普遍已经接入了DeepSeek。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不仅让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4年,六大银行金融科技投入超过1200亿元,各家银行已经将人工智能普遍应用在了信贷投放、远程银行、AI客服以及反洗钱反电诈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