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何以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独角兽第一城”?

新华社2025-04-03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组数据吸引社会目光: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30%。其中,北京市独角兽企业115家、总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世界前三。是什么使这里成为闪耀的创新高地?

北京独角兽数量、估值长期领先全国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数量集聚超六成,估值总额占全国七成以上。北京居首,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分列二至五位。

“自有独角兽相关榜单以来,北京已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岳德钰表示。

2025年3月28日,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内,人形机器人“Casbot01”在向参观者“比心”。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在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北京独角兽企业有着独特的生长现象:从“破土”而出到拔节生长,速度超越常规,并且相互滋养、共同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AI大模型企业,成立时间均不足3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独角兽的飞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企业提供重要智能算力的“基础设施”企业,也迎来自身业务的迅猛增长。

北京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达71.3%,5年来增长了28.3%,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在商业航天、集成电路等技术领域创造出多项国际领先的重大创新成果。

如今,北京已成为全球性创新策源地,全球首个能够模拟人类手操作手机电脑的自主智能体在这里出现,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火箭在这里研发,首颗RISC-V边缘计算芯片在这里诞生。

“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已经刻入城市的基因,“融资迅速、领域广泛、高度聚集”成为北京独角兽企业群体的鲜明特征。

拓宽创新之海让蛟龙不断涌现

如果说独角兽企业是每个行业遨游的蛟龙,那北京就是一片不断孕育蛟龙的大海。“只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就集齐人才、技术、资本”的故事屡屡在这里上演。

长周期布局助推爆发式裂变——

坚持长周期超前布局,最大程度转化北京深厚的科教人才优势,凭借良好的生态基础,搭建起独角兽梯度培育体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冯丹认为,人才、成果、资本天然向“创新的源头”聚集,在北京,从实验室跑出独角兽的故事不断上演。

数据显示,北京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77家、占全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2024年北京地区有58项成果获评国家科技三大奖、占全国约三成。

“由在京院所、高校或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数量始终领跑全国,带动一批高科技成果落地和产业化。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北京市在众多可能实现爆发的重大领域提前布局。例如,DeepSeek有三分之二员工在京办公,不少研发工作由北京市相关部门推动。”冯丹说。

2025年3月27日,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内,参观者在观看一款名为“加速T1”(Booster T1)的人形机器人踢足球。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

打造生态雨林孕育合适土壤——

北京长期培育科技创新的生态雨林,不断锻造要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自我衍生的创新群落。

“国内独角兽企业普遍遭遇过‘成长的烦恼’,因为科研成果转化、市场拓展往往伴随着较长研发周期和较多资金投入,需要耐心呵护、扶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独角兽、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兵表示,从办公场地、算力、资金,到人才落地、产业链协同,公司获得了全方位支持。

此外,北京出台“独角兽十条”全链条政策,为独角兽企业配备专职服务管家,鼓励申报前沿或颠覆性技术项目并给予研发费用支持,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等。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表示,北京已经连续8年以1500余项举措迭代改革营商环境,聚焦打造“北京服务”,以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大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优势,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生态,使这座城市始终充满创新活力,在技术创新浪潮中昂立潮头,先人一步。

以密集资本形成有力支撑——

“资本是独角兽发展的血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资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十分显著。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秀冬说,公司历经18个月研发的“大算力”芯片终于实现试生产,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产品开拓、后续研发都成问题,北京耐心资本“出手”投资1.5亿元股权,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截至2024年末,北京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有贷户数同比增长12%。北京组建8支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形成千亿级投资规模,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加速培育新型潜在独角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生产、生活和协作方式。参与这场革命的独角兽企业本身也在发生改变。

受访专家表示,从近年来全球独角兽爆发经验来看,往往200人左右或更小的组织最具有创新活力,这些新型潜在独角兽企业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优秀代表。如何健全潜在独角兽企业的遴选发现机制,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环境,是持续抢占竞争优势的关键。

2025年3月27日,人们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参观仿生人形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 摄

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是北京未来发力的重点。“布局新赛道引领未来趋势,在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领域,北京已储备一批潜在独角兽企业。”岳德钰说。

当前,北京正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出台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30余项细分产业政策,发布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6G通信、量子信息、新型储能等20个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培育和发展潜在独角兽。

在北京,每天有300多家科技企业诞生,密度已超越硅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者中,45岁及以下项目负责人的比例已达到80%;2024年23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中,13家来自未来产业……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说,闯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是北京和中关村的使命。北京将加大先行先试的改革力度,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政策制度,聚焦原始创新,打造未来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袭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北京这片创新沃土,正不断积蓄改变未来的力量。(记者董素玉、吴文诩、郭宇靖)

尹锡悦弹劾案宣判倒计时 韩国警方启动二级响应

2025-04-03

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正式生效

2025-04-03

缅甸强震已致3085人死亡

2025-04-03

特朗普开征对等关税 欧盟:谈不拢就“回击”

2025-04-03

美平均关税率或重回大萧条前水平

2025-04-03

缅甸强震后已发生63次余震

2025-04-03

以军称在叙利亚南部开展军事行动

2025-04-03

中国政府援缅第二批抗震救灾物资抵达仰光

2025-04-03

“对等关税”将反噬美国经济

2025-04-03

面对美“对等关税” 法国:准备好跟美国打这场贸易战

2025-04-03

德国:特朗普的“解放日”是美国人的“通胀日”

2025-04-03

“这是假新闻” 马斯克否认将提前结束“政府效率部”工作

2025-04-03

多方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损人害己

2025-04-03

袭击事件增加 斯洛伐克批准扑杀350头棕熊

2025-04-03

美国国内舆论和研究机构普遍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表示担忧

2025-04-03

缅甸曼德勒国际机场已对救援飞机开放起降

2025-04-03

匈牙利决定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2025-04-03

扎哈罗娃:乌克兰蓄意破坏俄美间已开始的对话

2025-04-03

专访:中国是制造中心更是创新引擎——访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

2025-04-03

美国关税政策遭多方反对:“将伤害美国自身行业和消费者”

2025-04-03

关税壁垒遮蔽全球经济复苏曙光

2025-04-03

美媒曝白宫国家安全团队“拉群”至少20个聊机密

2025-04-03

美财长说乌克兰代表团最早或于本周末访美

2025-04-03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立即恢复加沙停火

2025-04-03

铁路清明假期运输启动 全国预计发送旅客8450万人次

2025-04-03

回应民生关切 三方面重点举措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2025-04-03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已成功救出9名幸存者

2025-04-03

为了一场表演奔赴一座城 “演出+文旅”亮点纷呈 文化消费热潮涌动

2025-04-03

“信用化”管理、推广“检查码” “互联网+监管”方式提升涉企检查质效

2025-04-03

商务部回应美征收“对等关税” 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 维护自身权益

2025-04-03

“2小时高铁圈”解锁清明短途游新体验 “假日经济”焕发新活力

2025-04-03

短托服务让养老院成临时温暖港湾 养老新模式守护幸福“夕阳红”

2025-04-03

AI微视频|家国永念 爱我中华

2025-04-03

习近平向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致唁电

2025-04-03

民意觀察研究中心發表市民對「全國兩會」及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意見調查報告

2025-04-03

巴西狂歡節維港兩岸上演 50頂尖表演者獻藝免費欣賞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