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地方关注的“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正在加紧编制,编制单位在赴多地调研踏勘的同时,也在广开言路,向公众征求意见。
3月28日,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组织开展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征集公众对于“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的建议。
重点在补白和加密
2024年4月29日,国家铁路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启动会。会议强调,研究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要准确把握规划的时代特征和铁路特色,系统总结“十五五”铁路发展基础,深刻认识“十五五”发展形势要求,准确把握“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定位,深入论证解决路网布局、运输服务、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的重点问题。
作为规划编制研究牵头单位,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先后到黑龙江、四川、重庆、贵州、辽宁和甘肃等地实地调研。
比如,今年1月,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联合铁一院、铁五院组成专题调研组赴甘肃省和酒泉市开展调研,调研组实地踏勘了河西走廊沿线重点运输线路及柳沟、阿克塞等工业园区,并分别与甘肃省发改委和酒泉市相关部门、各区县进行座谈交流。
中国铁路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从高铁网络来看,在未来几年,“八纵八横”高铁项目将基本建成。“十五五”的铁路建设将如何布局?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彭其渊向第一财经表示,现在全国铁路网络大的架构已经形成,“十五五”更多的是路网的补强,完善路网结构。西部地区还需要路网扩张,东部地区则主要是市域铁路、城际铁路上加密。
实际上,从投资数据来看,“十四五”投资额相比“十三五”可能有所减少,2016~2020年铁路投资分别完成8015亿、8010亿、8028亿、8029亿和7819亿元。2021~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7489亿、7109亿、7645亿和8506亿元。
在甘肃的调研中,各方就甘肃省和酒泉市“十五五”铁路发展重点达成了初步共识。其中,强化补齐路网留白。加快推进定西至平凉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性铁路建设,打通南疆与河西地区铁路网络微循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不仅如此,彭其渊还表示,“十五五”铁路建设要从原有多种交通方式各自发展走向融合发展,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这是非常关键的几年,提高路网的通达性、可靠性、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另外,智能化也将是“十五五”的重点。
在去年辽宁的调研中,各方也达成初步共识,要全面分析评估“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科学研判“十五五”铁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密结合各地实际,聚焦路网质量、枢纽效能、货运体系、四网融合、多式联运、绿色低碳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地方争取项目纳规
按照规定,铁路项目必须纳入规划后才能实施,因此,在编制“十五五”规划之际,各地都在积极争取将一些攸关自身发展的重点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或者中长期铁路规划中。
陕西省发改委今年1月在回复网民时称,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陕西高度重视全省铁路规划发展。目前,陕西相关方面启动了陕西“十五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兰汉十、汉巴、阳安兰渝联络线等项目已纳入研究重点内容。相关研究形成成果后,将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纳入国家规划推动实施。在今年两会上,四川的全团建议中,就包括建议规划建设成格(成都至格尔木)铁路,打通四川至西北的直达通道,助力西部大开发;呼吁将泸州至遵义高铁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加强川渝与贵州的高铁联系。
湖南代表团也建议将长沙至九江高铁、怀化至桂林高铁、长沙西经韶山至娄底高铁、娄底至邵阳高铁、兴永郴赣铁路、荆岳铁路、衡茶吉铁路7条铁路扩能改造新增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尽早启动前期工作。
彭其渊表示,地方积极争取建设铁路项目,一方面铁路建设能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铁路建成之后能带动地方发展,不过,规划铁路建设确实要考虑路网合理的增量,有多大的运量增长,适度超前建设要适度,超前太多会带来很大运营压力。
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比如,明确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
另外,还规定了不同的建设标准,比如,规划建设贯通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的高铁主通道线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条件不足者则采用时速250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因此,地方在争取项目时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地方政府网站上,网民与各地政府部门的咨询互动的信息显示,一些备受关注的项目尚未有明确进展。
不过,彭其渊表示,未来铁路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在于,一是客流需求比较大;二是对路网结构和密度的完善,三是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推动。因为铁路建设有功能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利于国防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同线路侧重点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