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当前位置:新闻 > 香港 > 正文
(有片)一張照片就能騙走你的錢!香港黑市2.3萬兜售AI換臉技術
2025-02-04 来源:香港文匯網

【編者按】詐騙集團幾通電話就可以騙到事主畢生積蓄,甚至有人傾家蕩產後走上絕路,受害人當中更不乏有識之士。何以詐騙集團能有這種能耐?香港文匯報今起推出一連四輯防詐騙系列報道,透過曾深入園區、熟悉其運作,以及逃出生天的過來人剖析當中的玄機。

●連名人、明星也難逃被「改頭換面」,變成投資群組「代言人」。香港文匯報記者文禮願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在人工智能(AI)迅猛發展的現今,眼所見未必為實,這是趙父去年經歷兒子被「綁架」虛驚後的最深切體會。當時有人向他發放一段「兒子」赤裸跪地求救的視頻,「綁匪」要求600萬元贖金,救子心切的趙父一度想交錢,幸獲親友阻止,家屬報警後揭發真兒子毫髮無損被騙徒騙到西貢,與外界隔絕通訊才令騙徒有機可乘。該「求救」視頻就是電騙採用「深偽技術」改頭換臉造成。香港文匯報記者深入香港地下市場調查,發現有人公然以3,000美元(約2.3萬港元)年費兜售相關技術,賣家示範製作有關影片,並聲稱能傳授一條龍的「詐騙攻略」,出售大量市民個人資料,包括生活照、手提電話、家庭背景、公司地址、學歷,以至喜好興趣等。

「親生仔我怎會認錯?但原來騙徒的手法已經高超到幾可亂真。」身處佛山的趙父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慨嘆,目前的騙案手法令人防不勝防。

「睇片」見兒求救 父險交600萬贖金

他兒子阿文(化名)去年來港升讀大學一年級,開學後一個月就爆出「綁架」驚魂,當時身在佛山的趙父接獲一個經由阿文微信賬號的來電,但致電者卻是一名陌生男子,他聲稱阿文欠債被人綁架,要求港幣600萬元贖金。趙父最初不相信拒絕付款,陌生男子於是展示一張「阿文」的裸照,以及一段「阿文」跪地求饒的影片。

趙父表示,「視頻中的男子跟我兒子一模一樣,我怎能不信?」見到該批照片及視頻後,趙父內心動搖,一度計劃張羅贖金救子。在籌措贖金期間,趙父向阿文在港的朋友求助,對方卻覺得事有蹊蹺,代為向香港警方求助。

警方接報後,根據公眾地方的天眼順藤摸瓜,最後發現阿文獨自在西貢灣仔南營地,身上沒有受傷。阿文向警方表示,此前幾天接獲一名自稱是內地公安局官員的來電,指他涉及內地的一宗詐騙案。對方嚇唬稱案件高度機密,阿文必需交出手機,斷絕與所有人的聯繫,以配合調查,其間使用對方提供的手機定時透過「WhatsApp」和「Zoom」與「官員」視像通話。

就是因為定時的視像通話,令騙徒套取阿文容貌及小動作,有關數據資料足以協助AI系統的深偽技術(Deepfake)更精準模仿阿文的輪廓特徵,偽造一段連親爹也無法識別的假視頻,企圖騙取趙父提交贖金。

●有不法之徒近日在社交群組兜售「深偽軟件」,聲稱只要付出3000美金,即可提供「任換面」技術。 受訪者供圖

賣家吹噓:換臉畫面「毫無違和感」

這種深偽技術亦已入侵香港地下市場,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輾轉在一個隱秘的Telegram群組中,聯絡到一名出售有關技術的賣家。對方自稱是「AI換聲換臉專家」,以3,000美元的年費兜售一款被吹噓為「無所不能」的深偽軟件,並聲稱該技術能做到「完全無違和感」的換臉效果。

記者隨後獲邀加入另一個Telegram秘密頻道,群組內的廣告詞充滿了誇張與誘惑。「建模更快,畫面更流暢,相似度更高」;「轉臉和出入鏡頭不穿幫,隨意走動不限制」;甚至聲稱可以「隨意模擬換五官」,這些宣傳語句明顯針對那些對深偽技術有需求,甚至可能心懷不軌的人群。

該名賣家聲稱,該軟件能支援視頻通話、全屏套用、虛擬背景搭建,並能生成「極其自然」的換臉效果。「只需一張照片,就能建模,完全無違和感,任何人都能輕鬆使用!」他之後殷勤地示範,將一段視頻的「男主角」,改頭換臉為任何一名男子。他說:「只要有充夠的數據支撐,包括事主各種神態、小動作,容貌特徵,換臉後做出來的影片毫無違和感。」

測試視像通話真偽

【賣家自吹】「全能神器」全天候技術支援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與兜售深偽技術的賣家接觸過程中,對方反覆強調其「高端」定位。他表示,該軟件附帶全天候的技術支援,無論任何問題,都有專業技術團隊「輪值值守」,確保用戶無後顧之憂。當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有不同版本的選擇時,賣家立即補充:「還有DFM版本,每年1,000美元,每個模型另加400美元。」同時,他還暗示這些模型可以根據買家的需求量身定製,並能應用於微信、LINE、Instagram等主流社交平台。

完全無視道德法律

然而,當記者試圖了解軟件的實際用途與限制時,賣家的語氣顯得有些敷衍;在記者進一步追問軟件是否內置防止濫用的機制時,他含糊其詞僅表示「用戶需要自行負責」。這種態度無疑暴露了黑市交易的真實面貌,只顧兜售產品,完全不考慮技術可能引發的道德與法律問題。

記者的放蛇行動揭示了黑市深偽技術交易的一些特徵。首先,賣家通過誇張的宣傳語句吸引買家,試圖將軟件包裝成「全能神器」;其次,通過高昂的價格營造出「高端技術」的假象;最後,對於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風險與濫用後果,則選擇性忽視或刻意迴避。

【專家教路】觀眨眼嘴形光影效果 細節辨真偽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到底「深偽技術」的技術基礎是什麼原理?為何能成功欺騙人類的感官?香港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分析說,簡單而言,該技術是一種通過人工智能將影像內容改頭換面的技術,甚至連聲音都可以一起改變。

只需擁有一張相片 即刻化身電影主角

他說,市面上雖然有一些專業工具可以幫助識穿深偽內容,但準確率大約僅六成,建議市民接到陌生人傳來的視頻時,應從細節入手,例如觀察影片中人物的眨眼頻率、嘴形同步性以及光影效果,都有助破解假視頻,「早期的深偽技術經常忽略眨眼頻率,導致畫面中人物感覺不太自然。而光影效果方面,如果面部邊緣同背景光線過渡不夠自然,就有可能是深偽技術生成的內容。」

深偽技術目前應用範圍極廣,既可以用於合法的娛樂與創作,也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龐博文舉例,只要用家擁有一張相片,透過深偽技術,相中人的樣貌就能套用到某電影角色身上,「製造出一段影片,就好似他真的成為電影主角。」

除了技術層面的解構,龐博文還分析:「技術的關鍵不單止包括算法的精確性,還需要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人性弱點。」他認為,人類的感官尤其是視覺,容易被表面所呈現的內容所迷惑。「當我們看到一段畫面,尤其是熟悉的人或者名人,腦海中會自動將這段內容同真實聯繫在一起。這種心理傾向正是深偽技術能夠得逞的原因之一。」

模仿公司高管聲音 騙取職員匯出巨款

他舉了一個真實案例作說明,「之前有犯罪分子利用深偽技術模仿一位公司高管的聲音,成功騙取公司財務人員匯出巨額款項。」他建議,除了技術層面的監管,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與道德框架,來規範深偽技術的使用。

責任編輯: 何雪沫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