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当前位置:新闻 > 农业 > 正文
北京市亮出乡村振兴2024“成绩单”和2025“路线图”
2025-01-15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1月1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全市乡村振兴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提出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报告提到,2024年,北京压茬推进百千工程示范村、示范片区建设,建成美丽庭院3100户,完成农村住户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越来越成为市民向往的地方。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打造农业中关村,国家科技创新港启动建设,自主研发的玉米基因编辑技术国际领先,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粮食单产提高1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左右,增速比城镇居民提高2.4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2025年,北京将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展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试点,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持续提升粮食单产,蔬菜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左右,果园提质增效28万亩。统筹推进农业中关村和种业之都建设,积极创建平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生物育种创新培育专项行动。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特色种养、林下经济发展,培育农业生物制造能力。

——建设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好第二批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实施5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创建美丽乡村路300公里,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区镇统筹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努力让农民生活更殷实。

——完善新型城乡体系。积极推进“一绿”城市化,深入实施“二绿”减量提质规划。加快南中轴地区蝶变升级,规划建设大红门博物馆群一期、京南文化旅游度假区。抓好京西“两园—河”联动发展,加快滨水核心带建设。着力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加大建筑规模指标向轨道站点周边投放力度,建设职、住、商平衡的活力区域。健全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进规划、进补偿力度。巩固拓展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成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