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李亚)当2025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降临贵州省台江县,银装素裹的大地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神秘。与此同时,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正蓄势待发。
近日,“魅力酸汤 味在苗乡”科技支撑苗家酸汤产业振兴发展大会暨锅圈乡村振兴研究院产业项目启动仪式在“村BA”发源地——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食品加工产业园举行。
这不仅是对台江县独特魅力的精彩呈现,更是当地产业振兴道路上的重要节点,恰似那第一场雪,预示着希望与生机,开启了台江县发展的新篇章。
锅圈食汇副总裁,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董事长许诺
活动期间,新华网采访了锅圈食汇副总裁,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董事长许诺,深入了解锅圈在产业帮扶、乡村振兴以及未来规划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践成果。
产业帮扶,结出丰硕成果
据了解,苗苗食品由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发起设立。自2021年12月起,在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科技帮扶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深入台江县进行科技帮扶工作。作为科技帮扶工作的成果之一,苗苗食品在2024年6月正式落地台江县,成为产业兴农模式的产业实践项目。
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 工厂全景图
“苗苗食品的成立,是锅圈在产业帮扶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许诺说,通过“产业顶层设计、企业资源导入、品牌渠道打造、技术产品研发”与台江政府紧密合作,规划布局产业园,以科技力量为台江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匠心产品,传承与创新并举
谈及苗苗食品的产品,许诺表示,酸汤工厂主要围绕正宗苗家风味酸汤底料进行研发和生产。产品具有四大显著特点:一是传承台江千年苗乡的“非遗”酸汤技艺,确保了产品正宗的苗乡风味;二是采用农科院研发的专利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无添加剂、无防腐剂的健康生产;三是结合先进的数智化设备与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四是就近选取贵州当地优质原材料,如毛辣果、高山小黄姜、本地红辣椒等,从源头保证产品品质。
这些特点不仅能让酸汤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更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凭借正宗的风味、健康的品质和稳定的供应,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产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社区餐饮零售的领军品牌,锅圈拥有完整的食品产业供应链体系。”许诺介绍到,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方位支持苗苗食品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借助锅圈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和门店网络,将苗苗食品的产品快速推向全国市场,拓宽销路;另一方面,依托锅圈前端的销售数据,反向推动工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精准生产。此外,通过与田间地头的种植、养殖打通,锅圈还将助力实现订单农业,以数字化手段推动一产的发展和数字化应用。
锅圈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的举措不止于此。许诺强调,锅圈始终致力于探索三二一产联动、销供产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以苗苗食品为例,一期工程直接带动当地近百人就业,通过酸汤原料的采购供给,以订单模式联农带农,真正实现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未来展望,持续拓展与深化
谈及未来的规划与布局时,锅圈有着清晰的思路。许诺透露,锅圈将持续强化产业布局,增强商业竞争力。一方面,继续加强在食品上游产业的布局,强化关键食材供应稳定性,截止目前已建设6家食材工厂,未来还将有更多核心食材通过自有工厂生产;另一方面,不断扩大销售渠道,2024年尝试线上直播销售和即时零售场景,开拓农贸市场、乡镇店等新店型,将继续围绕双渠道、双品牌、双场景的发展路径探索新的销售渠道。
在产品竞争力方面,锅圈也将持续发力。2024年以来,锅圈不断开发新产品品类,上架儿童牛排、西餐小食等,将消费场景扩大到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在家吃饭的需求。同时,在健康产品领域取得突破,近百款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陆续完成优化并上架,这一优化过程将在未来延续。
对于苗苗食品,锅圈有着更高的期望。许诺表示,希望通过“产、研、创、品”四位一体的布局,将苗苗食品打造成台江县除“村BA”之外的另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