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浙江聚力做好“土、特、产、富”这篇大文章,省、市、县三级联动出台“土特产”支持政策达99个。今年,浙江明确提出,力争培育超百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要达到12条。纵观温台地区,有机会能最先抢得这一头筹的莫过于乐清的铁皮石斛产业,其最新目标就是2025年底产值破百亿,背后则是5万多农民的共富大计。
2023年,乐清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铁皮石斛总产值超38亿元,占到全省铁皮石斛产值近四成。去年,该市铁皮石斛总产值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58%。再到今年锚定破百亿,两三年间,其何以迈出如此大步?这缘于2023年11月,包括铁皮石斛在内的9种物质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由此迎来新机遇。
记者发现,深挖“药食同源”,“石斛+”新产品的概念风在乐清正越刮越劲,相关产品达300多个,横跨休闲食品、预制菜、酒水饮料、日化护肤、保健品等多板块。目前,行业相关经营主体已达1300余家。销售旺,反过来再带动一产的种苗培育、精品种植,二产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三产的农文旅融合,继而推动大学生、青年群体返乡入乡蔚然成风。
在地处乐清市清江镇谢屏村的浙江正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眼下正值最忙季,为春天出苗做准备。来自周边村庄的赛兰,其工作是接种员,按瓶记工,一天收入有200多元。最忙时,整个公司6个接种室,60名接种员同步上马,总经理谢丽琴相告,去年光劳务工资就发放了600多万元。
别看“正上农业”占地不多,却是铁皮石斛育苗界的“隐形冠军”。以其为“领头雁”,乐清年产优质铁皮石斛组培苗6亿多株,占到全国种苗供应的40%,尤其是组培繁育细分领域,年产值超亿元,不少优良新品种脱颖而出。谢丽琴坦言,品种选育是一个漫长且投入巨大的过程,光靠企业一己之力,肯定难以为继,背后由政府牵头、协会组织,联动科研院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乐清市高度重视铁皮石斛产业,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方玉汝于成。尤其是2023年后,当地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7.2亿元,推动了一批大项目落地。响应乐商回归投资兴业的号召,前些年,著名企业家蔡汝青就回到老家,携手铁皮石斛龙头企业“铁枫堂”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开拓食品饮料赛道,目前总投资已超2亿元。
“药食同源”后,铁皮石斛的演绎可能性完全被打开。眼下在“铁枫堂”的这一新厂区,1条试验线和两条生产线已开跑,尽管由于产品推广尚需时间,现在还无法完全开足马力,但根据未来规划,这里产值将超过30亿元,可消耗4000吨铁皮石斛。一众业界人士,大家都是信心满怀。
据了解,去年8月,乐清与浙江理工大学发起共建雁荡山铁皮石斛产业研究院,主要就是针对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产品迭代。目前,该市已与3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研究院+产业团队”平台。有此为依托,再加上实力乐商的回归,简直如虎添翼。
与“铁枫堂”相邻,“雁荡龙脉”石斛精酿啤酒于去年11月也正式投产,由老一辈来自雁荡山啤酒厂的叶伟峰等酿酒师与铁枫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老手艺酿出新味道,将粉碎提取的铁皮石斛加入麦汁煮沸过程中,有效释放其特有的多糖等营养物质,更别有一番滋味,有望在啤酒市场掀起新潮流。
此外,像位于大荆镇平园村的植物方适(乐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探究石斛的科学修护肌肤能力,开发各类护肤产品,平园村还成了年网销额达7500万元的“淘宝村”;村企共建的“铁定溜溜”综合体项目,开园至今实现营收2.5亿元,带动位于核心地区的下山头村村民人均增收增长5000余元,增加近5000个就业岗位。
乐清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忠辉表示,着眼于产业集聚发展,为了实现铁皮石斛产业链破百亿,接下来还将打造3.09平方公里的石斛特色小镇,科学谋划与之相关的种子种苗园、生态种植园、科技孵化园、精深加工园和电商文化园,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协同协作平台,从而全面深挖“仙草”宝贵资源,着力走出一条“点绿成金”的共富道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